当下,学生在成长中展现出层出不穷的新面貌、新特质,这无疑对班主任的日常带班育人工作提出了新时代的挑战。
我深信,教育孩子不是修剪枝桠的刻板园艺,而是顺应天性、包容个性的艺术雕琢;管理班级绝非打造标准化的冰冷车间,而是让每一朵花都各美其美、绚烂绽放的百花园。
新时代的班主任,正以“美好”为笔,编织着一场关于成长的自我价值追求的职业梦想。
一、与孩子编织美好情感经纬
1. 用“心灵温度计”链接每日情感
我们深知,在班级这方物理空间里,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每一次热情的拥抱,每一回耐心的解答,都是那温度计上缓缓上升的砝码。
每天清晨,踏进校园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教室的门扉,推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涌入我们的小天地。晨读时分,与孩子们并肩而坐,“书拿好,背挺直”,在朗朗书声中,共享晨省的宁静与美好。大课间,我们一同“阳光运动,身体倍棒”,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享受流汗的快乐与释放。
午餐时刻,走进教室,关切地询问孩子们的餐食,“好吃吗?好吃你就多吃点!”希望营养丰富的午餐能为他们注入满满的活力,迎接下午的学习挑战。
下午课间,时刻关注孩子们的饮水、加餐情况,因为在我们心中,生活永远重于学习。
放学路队,亲手将孩子们一个个交给家长,道一声“我们明天见”,让爱与责任在每一次交接中传递。
回家之后,家校互动的桥梁依然牢固。通过家校群,分享孩子们在校的点滴,无论是学习的进步还是生活的趣事,都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变化。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私下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教育策略,携手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校携手,共筑孩子的美好未来。
2. 用走心评语中激活成长内驱力
每学期,我都会为孩子们精心定制专属评语,以多种方式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
“儿童诗评语”“古诗评语”,如同一串串温情的校园篇章,细细描绘孩子在班级里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将他们的点滴进步编织成“我眼中的你”的美丽画卷;
“古诗评语”,则借经典诗句之镜,映照出现代成长的轨迹,用诗歌的意象寄托对孩子未来的无限期许;
“语音评语”,以声音为载体,用三分钟定制音频传递情感的温度,让音色的光谱在师生间流淌,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可视评语”,就如一部动态的成长手账,以数据可视化的独特方式,清晰呈现孩子们进步的年轮,见证他们每一步的茁壮成长。
3. 借用班歌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班歌是班级的精神文化。师生携手,共谱一首融汇教育理念之魂的班歌,它可以是班级教育理念的颂歌,可以是成长路上的赞歌,还也可以是毕业季的离歌。
我们的班级宣言是“悠悠夏荷,不蔓不枝,公正诚朴,亭亭净植”,如同灯塔指引方向。
我们基于此创作了班歌:“清清池塘边,夏荷轻轻开,不蔓也不枝,淡淡暗香来。露珠闪闪亮,阳光洒下来,我们是夏荷,自信又可爱……”我们以荷花之姿,描绘心中孩童的纯真模样,清雅脱俗。又唱道:“清风徐来,书声琅琅。亭亭净植,明朗目光。我们冲破层层沙,闻到最美的芬芳,我们立起尖尖角,立下如山的理想……”我们借荷花之坚韧精神,寄予班级孩子未来无限的期许与希望。当数字时代的创新融入教育的温情,每一个音符皆跃动着育人心语的温暖节奏。
二、与家长共筑美好共育关系
1. 尊重家长的教育理念,寻找理念公约数
每个家庭都怀揣着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我深知需尊重每份家庭教育的独特理解,不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家长之上。当教育理念出现“分歧”时,绝不以强势之态“领导”家长,而是秉持共商之原则,悉心探寻。
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座谈,在他们的讲述中探寻家庭育人理念的缘起,当你了解到家庭的教育背景,父母的教育认识时,你就有可能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不再固执坚守自己的立场。
寻找公约数的过程,实则是发现不同教育轨道上家长们的关注焦点,尽管路径各异,但对孩子茁壮成长的共同期盼却是我们不变的共识。
当然,尊重家长理念,并非无原则的退让,而是依托有效沟通,携手共筑信任的桥梁。
2. 理解家长的个体认知差异,制定差异化沟通策略
每位家长学历各异,思想维度千差万别,对同一事物见解纷呈。作为班主任,需对班级家长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匠心独运,制定分层沟通良策。
对于数据敏感型家长,则提供详尽成长数据库,以数据为桥,共话成长,每学期提供孩子成长记录,详尽到孩子上台展示次数,举手发言频率,积极参与活动概率。
对于情感需求型家长,则开辟亲子交流之温馨空间,以情为纽,增进理解。多给予积极情绪,多用文字交流,多用鼓励性语言赞许。
对于时间稀缺型家长,则特设私人定制家长会,以需为导,高效沟通。让父母自以为“缺失的陪伴”在你的统筹协调下得到弥补。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份教育之光在班级共鸣中寻得专属频率,共绘育人美好画卷。
3. 激发家长的价值认同感,赋能教育能量站
班主任应精心搭建家长特长展示之舞台,将班级中散落的各项技能巧妙编织成教育能量的璀璨网络。银行工作的家长,可引领孩子探索财商奥秘;警察家长,则传授辨识诈骗的慧眼;医生家长,倾囊相授自救知识;工程师家长,开设创客工作坊,点燃孩子动手动脑的火花;运动员家长,更可匠心独运,开发《班级生物钟健康管理表》,指引班级科学规划运动时光。家长的分享欲、存在感都给予了自己的孩子们。
一切美好事物,皆源于深度关系的孕育。常态的联系如细水长流,悄然建构起情谊的桥梁;亦如春风化雨,不断优化着彼此间的纽带。深度的联系如同根脉相连,滋生出深厚的情感纽带,如沃土般滋养出美好而和谐的共育之缘。
三、与自我建构美好职业理想 1.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个人成长动态档案库 每一位班主任皆应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矢志不渝,活到老而学到老。 提升自我学习动力,细绘每日、每月、每年的学习轨迹,将学习硕果与个人成长愿景紧密相连。 紧跟教育新政步伐,洞悉教育热点脉搏,深耕教育一线沃土。 唯有将教育与自我融为一体,方能使学习源泉涌动不息,让成长之路满目星辰。 2. 提升数字素养素能,制定智能教育工具适配计划 数字素养,涵盖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创新及伦理道德等全方位能力,是新时代教育的基石。针对智能教育工具,如希沃授课助手等演示类工具、各类协作平台,以及Thinkster Math、DeepSeek、豆包都等教育AI助手,我们需精心规划适配方案。将学生活动报名参与率、行为表现数据、班规校纪遵守情况等用大数据采纳、存档,可以作为每年班情分析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然,智慧教育是赋能之器,但并不是唯一路径;它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但我们绝不依附于此。我们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旨在提升班级数字素养,让教学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使班主任工作高效率、智能化。 3. 锚定职业发展目标,描绘阶段成长愿景 如果你是一位职初期班主任,你要思考如何站稳班级。先把你的困惑抛出来,学校资深老师的答疑解惑,会让你的带班之路走得更顺畅,切莫因胆怯阻挡了自己成长的道路; 如果你是一位成长型班主任,你可以紧随一位班主任领域的名师步伐,将她的成长轨迹视为职业生涯的航向,追随其后,潜心学习,模仿其法,力求成为其身影,更志在超越其辉煌。 如果你是一名骨干班主任,那可以将你多年的经验梳理、沉淀为成果。先在学校推广应用,再辐射到更多的区域,为个人学术的品牌赋能。 美好的职业理想需要永续生长的动力,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也要深耕教育的沃土。 班主任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自我修行,是一场与孩子对话、与家长同频、与自我共振的教育叙事。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从家校共育中找到职业的价值感,从自我成长中找到职业的安全感。 作者: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刘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