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更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2025-05-28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打破学科壁垒。传统学科知识壁垒正在被AI打破,教师需构建“T型”知识结构:纵向深耕学科本质,横向打通跨学科连接。既要掌握本领域的AI应用前沿(如数学学科中人工智能算法等),又要培养计算思维、数据素养等能力。如在生物课上引导学生用AI模型模拟生态演化,在历史教学中用数字人文技术还原文明现场,让学科认知在智能工具的赋能下实现维度跃升。      

      >>设计智能教育场景。教师要从工具使用者转型为智能教育生态的架构师。具备“AI+教学”的协同设计思维,既能基于学情数据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会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设计交互式学习场景,又善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在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专注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展人”——设计挑战任务、激发深度对话、引导批判思考。

      >>培育智能思维。面对AI强大的生成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探究任务,培养学生在混沌中发现问题、在矛盾中重构认知的能力。在文学创作中引导学生辨识AI生成文本的“机械性完美”,在科学实验里教会他们质疑仿真数据的真实性,让质疑精神成为对抗算法偏见的利器。

      >>做好数字伦理守护。在数据驱动的教育新时代,教师既要教会学生保护个人隐私,更要培养数据责任意识:在AI辅助创作时标注数据来源,在智能决策系统中审视算法偏见。通过建立“算法透明性”讨论课,开展“数字身份”主题探究,让技术伦理教育成为新时代必修课。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5月27日04版,原标题《智能时代更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本文作者|张学峰 赵娜,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五中学


ueditor/二维码_1748393263358.jpg

【 责 编:李贞    审 核:邢文韬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