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亲子阅读的6条实用建议

2024-04-25  |   来源: 教师博览

亲子阅读,不仅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温暖时光,更是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当家长与孩子一同沉浸在书海中,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时,情感在字句间悄然流淌,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也得以深化。

对于老师而言,亲子阅读还是一种智慧的教育理念。它培养了孩子们对阅读的热爱,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素养。

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本文特分享6条阅读实用建议,愿阅读的美好时光,成为孩子和父母 共同珍藏的宝贵回忆,也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增添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1大人认为很好的书,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一本书,孩子读得津津有味,而大人觉得好无聊,这是正常的现象。例如,一个人在台上,甲和乙看她时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何况由于成人跟小孩子的生活经验、阅历、基础都不一样,所以喜好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怎么办呢?“分类推荐,自主选择”,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背后折射着选书的智慧,可以将这归纳为“成人视野、儿童立场”。

儿童选书往往凭着兴趣和直觉去选择,更多受伙伴的影响。并不是说,任由儿童的兴趣选择,书就一定不好。喜欢读,才会爱上阅读。家长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要因势利导。我们要把更多的好书请进孩子们的生活。

2如何把好书请进孩子们的生活?

第一,家长要做一个虔诚的读者。只有成熟的读者才能造就下一代更多的读者。家长如果不读书,不了解更多儿童适合读的书,只知道《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西游记》《水浒传》,自己没有读过更多童书,怎么会知道哪本是好书,哪本是不好的书。所以,家长要读更多的好书!找到有趣的,好玩的书,和孩子一起读。

第二,选择有趣味的书让孩子爱上阅读。找到了好玩的,有趣味的书,家长就可以推荐给孩子和孩子一起读。孩子也许就由一本有趣的书,而爱上这类书。例如《晴天有时下猪》系列,林格林顽童小说系列,罗尔德.达尔幻想小说系列,汤汤的童话系列、彭懿的系列绘本......都很好!这样的书,孩子可能以前从来没有读过,很有趣。读着读着,孩子就笑了,就会入迷了。家长也可以问孩子,这本书哪里最好玩,赶快读给我听听。就这样,慢慢地把这本好书、这类好书介绍给孩子。

第三,带着孩子征服更多好书。一本好书就是一座高山,高山需要人去征服,好书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去攀登。如何把一本值得挑战的好书介绍给孩子呢?有几种方式。

方式一:大人读给孩子听。家长可以把书中最精彩的地方读给他听,读到高潮地方戛然而止。

方式二:适当借助影视作品。好多童书都拍成了电影作品。例如,《小王子》《不老泉》《夏洛的网》《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仙境之桥》.......目前至少有五六十本书都有电影版本。比如,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圆梦巨人》精彩的片段。这时家长可以说,你觉得这电影好看吗,听说原著《好心眼儿巨人》更好看呢,我们来找一找,这部电影哪些地方是拍得好的,哪些地方导演没有处理好。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来了,他会像一个侦探一样走进原著。

方式三:把看书当作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戒烟对爸爸来说是一个挑战,看一本有点难度的书,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所以可以和孩子比一比,谁能最先完成这个挑战。再如,有些家长一回到家就喜欢看手机,可以和孩子约定,你看书的时间里,我就不碰手机.......

方式四:系统脱敏法。家长有时候可以故意不理,让孩子看某一类书看个够。例如一个人喜欢吃红烧肉,那就让他一下子吃两大碗红烧肉,那他下次就再也不想吃肉了。孩子看书也是一样,孩子喜欢某某某的书,就让他读个够,孩子读完了,觉得也就不过如此,下次也就不想再看某某某的书了。家长千万不要说“这本书不能读”“那本书是禁读的”诸如此类的话语。孩子是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越是不让他读,他就偏想着去读。我们可以假装不经意间偷偷把某本书藏起来,不让孩子发现,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淡忘这本书了。

3孩子读完一本书,家长该如何与孩子交流?

钱伯斯在《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中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主动表达,说来听听。例如:家长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这本书好看吗?哪里最好看?哪里你觉得不好看?和孩子聊书也可以从如下几个维度切入:

维度一:围绕故事人物。一本书,总离不开人物。家长可以问孩子,这本书里面哪个人物你最喜欢,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喜欢他。也可以问哪一个人物你最不喜欢,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讨厌他,为什么?

维度二:围绕故事情节。例如家长可以问孩子,这个故事最吸引你的环节是什么,为什么吸引你;这个故事你觉得哪个环节最重要,如果没有这个环节,整个故事无法继续推进;这个故事的结局你满意吗?如果让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来讨论,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维度三:家长示弱,故意说错。有时候,可以变着法子,告诉孩子,今天,你来提问,我来回答。这时候家长可以故意说错书中内容,孩子就会来纠正你的错误。孩子会说书上不是这样写的,是这样写的,你把故事人物都搞错了,地方也搞错了,很多地方都错了。这样故意让孩子来纠正家长的错误,这就有效激发了孩子跟大人聊书的热情。大人装“傻”,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能干,自然而然,他的热情就上来了。

维度四:表演精彩情节。有时候我们可以找到书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家长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这里人物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他应该穿什么衣服你觉得比较合适,表演出来之后,可以用手机录像,给家里的其他成员看一看,让大家一起来说一说,是谁演得好,哪个地方不好,为什么不好,可以从书上去找找信息。其实,交流可以随时发生,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交流,家长和孩子一起一边读一边翻,读着读着,孩子在你的怀里睡着了,这也是最温馨的画面。阅读不一定要非要交流不可,其实什么都不说,一家人一起捧着书,想想就很美好。

4读书笔记从几年级开始做,怎么做?

首先,要了解这里所说的读书笔记是什么,是读后感,摘录好词好句,还是填写一份表格?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读书笔记,任何一个年级做都可以,关键看你如何界定读书笔记。只要拿起笔,写几个词语、句子就是读书笔记,这是广义的读书笔记,但是不要做得太多。例如,公司发给你500元让你去书店自由买书,但是要你看完后写十篇读后感,你愿意吗?同样,如果别人免费赠送我一些书,让我看完后写十篇读后感,那我宁愿不要这些书。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让我们去写十篇读后感,那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大人对写读后感都觉得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小朋友去做呢?那要不要写读后感呢?适当地写还是有必要的。我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如何让孩子们抵触的读后感变得好玩起来,不要让读后感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在儿童的生命中?

方法一:运用情节图,帮助孩子梳理故事情节。例如,搭建一个情节梯,让孩子简单梳理:开始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继续往上写。或者也可以画一张表格,人物来到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记在一个格子了,继续像这样往下梳理。你觉得哪一个部分最精彩,可以在上面打五个五角星,或是四个五角星。情节图,帮助孩子把一本厚书读薄了。书读简单了,孩子对这本书就建立了整体印象。

方法二:对比故事内容。一本书中有两个类似的地方,但是又有所不同。例如凯斯特纳的《5月35日》这本书中,有两个国度,一个地方叫懒人国,一个地方叫自动城。两个地方有很多相似之处,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任务,假如你可以穿越到这本书里,你愿意住在哪个地方?理由是什么?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说一说吗?孩子会把自己的生命跟书中的情节联结,这就是比较阅读。再如,《草房子》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去比较桑桑和杜小康将来谁成就会更大,为什么呢?你能去书中找找依据吗?从哪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来?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

方法三:设计名片。例如,可以设计书中一个人物的名片,写出外貌,语言等,但不出现名字,让爸爸妈妈来猜一猜,这个人物到底是书中的谁。

方法四:角色日志。让孩子扮演书中的某一个人物,记录某一天发生的事。以《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为例,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罗伯特的老师管不住学生,学生老是欺负他。这位老师退休后,就想着怎么报复他的学生。这个当年欺负过他的学生开了一家餐馆,他就叫了一只狗,把整个餐馆都整得天翻地覆。家长可以让孩子站在这位罗伯特老师的角度,写当天的日记,假如老师报复成功了,他会在日记本上写什么,怎么写今天的经历。也可以站在那个被报复的学生的角度来写。同样一个故事情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写法,这也是创意写作。

所有的方法,以不影响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为原则。否则,任何方法,都是伤害。切不可以阅读的名义伤害阅读。

5要不要摘录好词好句?如何摘录?

世界上是没有好词好句的。例如“你坏”这个词,当出现在一个坏人身上,说他很坏,这时这个词就表达了一种憎恶的感情。但如果它出现在两个恋人之间,“你坏”则是恋人之间的撒娇语言。词语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运用的是否恰当。成语是不是好词?但是,一个成语如果运用不恰当,那么整篇文章就不精彩了。所以可以让孩子主题式归类摘录,并活学活用。

例如孩子可以去《草房子》中摘录最喜欢的描写人物的词语句子。再问孩子这本书里你觉得写谁写得最好,那曹文轩写人物有什么方法呢?原来是把人物最突出的地方放大、夸张地写,就把人物外貌写活了。我们也可以来学习他的写法,写一写班级的同学或是爸爸妈妈。

再如可以去找找《草房子》中描写景物非常好的词句。为什么这里可以写得这么好,衬托了人物当时的什么心情。那你也来试试看,写一写你今天考试成绩知道后回家路上的风景。考满分的人路上看的风景和考不及格的路上看到的风景是截然不同的。这本书看完后,经常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慢慢地孩子就成了写作高手。词语需要摘录,但是千万不要直接从《好词好句》一类的书中摘录“死”的词语。不活在语言环境中的词语,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 

6课外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提升,家长该如何引导和良性促进?

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作文却写不好呢?这是问得最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

第一, 读得多,但读得粗。很多孩子读书就是粗略地翻书,这不叫读书,这叫翻书。就像我今天认识台上的几位家长,明天在大街上碰到这几位家长,仅仅只是面熟,记不清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我看过一遍,不等于读过一遍。读书,也要像交朋友一样,深度地去阅读一本书。

第二, 读得多,但读得泛。“泛”指这个作家的书也读,那个作家的书也读,没有系统地读一位作家的书。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来源于深度阅读。就好比我读书,我喜欢一个作家,我会一年里集中精力读一个作家的书,所以,有时候,有朋友会发现我的文字一段时间里会很像某一个作家的风格。

第三, 读得多,但想得少。要带领孩子们像导演一样研究一本书,多问问作家为什么这样写。

第四, 读得多,但记得少。书是读过了,但是书中的精彩,没有记住多少。

第五, 读得多,但写得少。读了不少书,但不主动运用,作文还是不会写。

针对这几个多与少,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 读得多,读得深。带领孩子们深度阅读几本书。一年中,孩子如果把一两本书翻烂了,他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前提一定是一本高品位的书。用读十本书的时间读一本书,这便是深度阅读,孩子的生命中一定要有这样几本被翻烂了的书。

第二, 读得多,读得专。二三年级的孩子可以系统地读罗尔德达尔的书、三、四年级可以读凯斯特纳、E.B怀特的书,四五年级的孩子可以系统读曹文轩、林格伦的书、五六年级,可以读读米切尔.恩德的书……(关于读什么书,建议去网上搜索一些比较权威的推荐。)

第三, 读得多,想得深。孩子要经常认真思考作家为什么这样写。站在如何表达的角度去思考,会收获更多。

第四, 读得多,记得勤。把有意思、有趣的地方分门别类地从优秀童书中摘录,建立资源库。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把精彩的语段和写作方法储存在大脑里,慢慢地就变成自己的了。

第五, 读得多,写得多。

怎么鼓励孩子写得多呢?

可以在朋友圈多发孩子的作品,让亲戚朋友来点赞。

也可以给孩子开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一篇,不断写,后面可以进行打赏。亲戚朋友的压岁钱可以换成平时微信公众号里作文的打赏钱。

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一份旅游攻略,以字数奖励金钱。给孩子开一个账号,把赚来的钱放进存折里,并随时汇报卡内的余额,到了孩子读大学,就可以把这钱给孩子用于大学生活支出。这样既能积攒零用钱,又能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建立写作互动群,在群里组织写作比赛,然后把完成的作文发在群里相互点赞,或者把作文得到的分数换成路程公里数,看谁能在地图上先到达北京。先到的孩子可以得到家长众筹的奖金、书籍等奖品。

其实,写作关键是要有人去关注,家长关注了,让孩子感受到了发表的乐趣,慢慢地孩子便会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乐趣。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为生命存档!每个孩子走过的路、想过的事情,都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用文字记录下来,你的生命就会延长。

归根结底,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变得优秀了,孩子也会优秀。当我们自己安静下来,热爱阅读,热爱写作,你的孩子也会跟你一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书,父母只有把自己变成一本好书,孩子每天才可以阅读到最好的书。

经营自己,和孩子一起快乐阅读,就是最好的亲子阅读!

来源:“祖庆说”微信公众号

【 责 编:李贞    审 核:邢文韬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