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乐享银龄生活

2025-05-20  |   来源: 山东老年大学

近日,山东老年大学大观园校区太极拳2023级(国标)学员在董素雯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共早期党史馆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建筑,开展“读党史、强信念、健体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读书分享、太极拳展演等形式,学员们以银龄视角重温革命岁月,用行动诠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晚年风采。 


追寻红色足迹:党史馆里的生动课堂


步入展厅,时间仿佛倒流。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作为山东代表参加中共一大的历史场景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生动再现。学员们站在展柜前久久凝视,玻璃柜中陈列着邓恩铭烈士的家书复印件。“儿已决意以身许国……”大家凝视着展件,轻声念诵,眼眶忍不住湿润起来。在“齐鲁星火”展区,学员们通过互动屏幕查阅山东早期党组织的发展脉络。在讲解员帮助下,调出了1925年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等历史资料。67岁的老党员李桂林说:“那时候的党员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他们现在的年龄都可以做我们的祖父祖母了。”学员们都感慨道:“他们虽然已逝,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年轻。”


参观过程中,几位学员自发当起了义务讲解员。曾经多次来党史馆参观学习的学员刘书萍,给大家详细讲解上世纪三十年代山东省委机关在济南的秘密活动地点。“看,这个德成泰杂货铺旧址就在现在的泉城路附近,表面卖日用百货,实际是党的地下联络站。”大家围成一圈,听得入神,不时提问交流。此刻,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鲜活记忆。



ueditor/image_1747707462973.png


特殊环节:银龄党员的特殊党课


在王尽美、邓恩铭烈士雕像前,7位老党员在董素雯老师领誓下,庄严举起右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平均年龄六十四岁的老党员们手有些颤抖,但声音格外清晰。大家表示,此刻重温誓词,又好像回到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岁月改变了容颜,但我们的初心从未改变。宣誓结束后,老人们自发擦拭烈士雕像基座。老党员刘红霞说:“我父亲也是一名老党员,从小教育我要记住这些年轻烈士。现在我们老了,更要让年轻人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ueditor/image_1747707487084.png


书香伴夕阳:银杏树下的读书会


移步党史馆后庭院,在绿树红花相伴下开展“银龄读书日”活动。董素雯老师特意准备了老花镜,党员们重温《党章》,学员们轮流朗读《中国共产党山东历史》精选章节,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悟。班长吴青说“虽然我还不是一名党员,但我要向党员同志们学习,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现在年龄大了,做不了大贡献,但还能做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和学校教孩子们打拳健身,传播红色文化和民族优良传统。”



ueditor/image_1747707506588.png


太极展风采:红色文化与传统养生相会交融


学员们身着白色太极服,在党史馆后面的广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太极”和八段锦展演。学员们分列三排,随着董素雯老师的口令起势。白鹤亮翅、手挥琵琶……动作舒缓而有力。围观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动人场景。“太极拳讲究阴阳平衡,就像我们的人生。”练习结束后,董素雯老师向围观群众讲解,“这些老同志经历过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中华文化坚韧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



ueditor/image_1747707524949.png


临近午时,活动圆满结束。董素雯老师带领的这支银发队伍用一堂课的行动证明:年龄可以老去,但精神永远年轻;躯体可能衰弱,但信仰始终坚挺。这次活动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老年教育在新时代的多元价值。


ueditor/8b14c67f2d4359b7e1e5355f714e25f_1747707429472.jpg

【 责 编:张楠    审 核:邢文韬 】 返回列表